•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湖南高校

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之二2016年全国两会热点解读

时间:2016年04月29日 信息来源:湘南学院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之二】

 

2016年全国两会热点解读

  

        2016年3月3日至16日,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十三五规划”、“供给侧改革”、“扶贫攻坚”、“反腐倡廉”、“住房保障”等成为“两会”热点。我们在广泛收集代表、委员、专家学者、媒体和网民建议、观点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出十大热点,作一一解读,供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宣传“两会”精神参考。

        热点一:十三五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通过,中国这艘巨轮又将开启新的五年征程。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份长达6.6万字、共分为20篇的《纲要》,将如何描绘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又将从哪些方面改变中国?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在接受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谈到,这一《纲要》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并立足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从谋篇布局角度看,《纲要》突出体现了三个特点。

        特点一:发展新理念作为主线

        去年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三五”规划建议,鲜明地阐述了编制“十三五”规划必须遵循的五大发展理念。胡敏分析认为,近日全国人大会议上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从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发展理念和发展主线,充分体现了发展新理念,其作为一条主线贯穿整个《纲要》的篇章布局。整个《纲要》分为20篇、80章,约6.6万字,整个篇幅比“十二五”规划多一些。胡敏指出,除了第一篇相当于《纲要》的总论,最后一篇相当于实施的落实保障要求外,从第二篇章到第七篇章着重强调创新发展和可以激发增长新动力的发展领域,包含了技术创新体系、体制创新要求、产业创新目标等;第八篇、第九篇强调了协调发展,包括了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第十篇着眼于绿色发展,着力于生态环境建设;第十一、十二篇强调开放发展;第十三篇至十五篇着眼于共享发展。

        “这么多篇章不惜笔墨,强调的都是经济领域的发展,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胡敏谈到,从第十六至第十九篇,接着指出了文化领域、社会领域、政治领域(包括党的建设领域)以及国防与经济融合发展领域的改革,这体现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些规划领域也一样体现了发展新理念。

        特点二:拿出了一份清晰明确的责任清单

        “为了使得这份规划更加具体明确,与往常的五年规划一样,《纲要》首先明确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共25项,其中11项预期性指标和14项约束性指标,弹性目标和硬性指标一目了然。”胡敏谈到,除了篇章设计的大体例之外,每一章还分设了若干节,在相应章节还附录了25个体现重大任务、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相关具体目标要求的知识性指引性专栏。他指出,《纲要》章节的具体逻辑完全是针对需要落实的发展规划,形成“以发展理念引导规划思路、已发展思路明确规划要求,以目标要求落实具体举措”的规划脉络。

          胡敏认为,这样的安排让读者十分明确:无论是涉及未来五年发展的经济、生态、文化、社会、政治(党建)和国防军队建设的哪一个具体板块,都有具体的规划指向、鲜明的发展目标和详细的工作举措,让人感觉规划其实就是一份“责任清单”,任务明明白白,工作清晰具体,要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全可以按图索骥,有的放矢。

        特点三:新思想、新战略令人耳目一新

        “通读规划《纲要》全篇,不仅让人感觉这是一份强调‘发展’的规划,也是一份能够激发潜能、鼓舞人心的‘创新’的规划。”胡敏向记者特别强调到,全文包含了大量新思想、新概念、新战略、新范式、新工程等。比如,第六篇专门规划“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在第7章阐述“双创”,提出要“全面推进众创众报众扶众筹”;第16章提出要“改革金融监管框架”;在第九篇第41章阐述“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第52章强调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等等。这些当前媒体聚焦、耳熟能详的热词汇,在不久的将来就要成为我们生活工作的具体组成部分,也必将成为助推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

        最后,胡敏谈到,《纲要》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彰显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描绘了未来五年我们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也展示了全面小康社会的美丽画卷。他指出,一份好的规划是凝聚了各方面的智慧,更是体现了国家的战略意图。正如这份规划在一开始所指出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只要全体人民凝神聚力,团结奋斗,这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丽蓝图一定会成为美好现实。

        热点二: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作为曾经火透了2015年的词。总理报告中指出:当前发展中总量问题与结构性问题并存,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什么是供给侧改革呢?打一个比方,原来我们致力于让更多人来买蛋糕,但现在我们要努力把蛋糕做好做精致,这样自然不愁人们不买蛋糕了。再比如商品多了我们打折或10元促销,如果我们做精了,再限量出售就可能卖到50元。

        从2015年开始,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后,已正式拉开大幕。

        那么,为什么要供给侧改革呢?从需求来看,以前我们国家消费力不够,因而要刺激需求,现在有消费动力,但供给的产品却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如日本马桶盖、韩国彩妆、澳大利亚婴儿奶粉等被海淘族哄抢,我们国家难道没有吗?有,但品质不好。从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来看,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底线是6.5%以上。

        受世界经济低迷影响,2016年中国经济面临很大挑战和新的不确定因素。李克强总理明确表示,要“抡起金箍棒”应对挑战,并称“只要努力,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作为了翻越“火焰山”的必经之路。并且我们国家经济现在面临产能过剩、楼市库存、债务高企三大困难,而供给侧改革能改善这三大问题。

        习总书记对供给侧改革是这样讲的: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习总书记并给出了4个关键点:化解产有过剩;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化解房地产库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说简单点,供给侧改革就是针对我国现存的经济问题进行“对症下药”,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新方法。

        热点三:扶贫攻坚

        从党的十八大到十八届五中全会,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从中央政治局会议到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消除贫困放到了治国理政的高度,对新阶段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部署,扶贫开发作为一项重点内容被列入“十三五”规划。早在2012年12月30日习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就指出:我不满意,甚至愤怒的是,一些扶贫款项被各级截留,移作他用。扶贫款项移作他用,就像救灾款项移作他用一样,都是犯罪行为。还有骗取扶贫款的问题。对这些乱象,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坚决反对、坚决杜绝。在2015年11月的中央扶贫工作会上再次强调:扶贫资金是困难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更容不得动手脚、玩猫腻。

        今年总理报告指出:今年要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扶贫脱贫是硬任务,各级政府已经立下军令状,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对“扶贫开发”目标任务进行了清晰阐述,提出了“六个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和“五个一批”灵活多样的扶贫方式,让人们对“以精准扶贫促脱贫”充满期待;让各地党政“一把手”表决心,让代表、委员热议。

        今年全国两会,“扶贫攻坚”成为众多党政“一把手”面对媒体时的“必答题”。人民网记者根据公开报道统计,全国至少有34位省级党政“一把手”在两会期间谈及扶贫。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表“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脱贫决心”; 山西省省长李小鹏表示:绝不落下一个贫困村、一个贫困户;四川省省长尹力立摘不了“穷帽”就摘“官帽”军令状。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长期关注扶贫工作,认为扶贫一定要重视教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两会期间也曾表示:“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在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问题上,教育大有可为。可以说,“治愚”和“扶智”根本就是发展教育,教育扶贫必然成为未来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关键之举。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说“教育的缺失是‘能力剥夺的贫困’,是比收入贫困更深层的贫困,它会引发‘贫困的代际传递’”。而教育扶贫能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是弥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最大短板的有力举措。

        但现实是我国“教育扶贫”工程面临着巨大挑战,2015年初《人民日报》曾撰文指出,在中国已经发生了贫困的代际传递,产生了“贫二代”:贫富差距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形成了阶层和代际转移。

        热点四:反腐倡廉

        目前中国的反腐可以说是如火如荼,举世瞩目,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杂音”,今年初,中国官方媒体发出“反腐败可能会面临腐败‘反制’”的警报。人民日报刊发系列文章,驳斥“反腐败导致干部不作为”“反腐应当缓缓手”等杂音。这场“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的斗争面临复杂形势。

        报告指出: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厉整治各种顶风违纪行为。加强行政监察,推进审计全覆盖。以减权限权、创新监管等举措减少寻租空间,铲除滋生腐败土壤。

        任何权力都面临被腐蚀的危险,执政党永远会面对与腐败的斗争。从周永康、徐才厚等握有重权的高级别领导干部的腐败,到马超群等权力不大却贪腐上亿的事实,从权力集中部门到清水衙门都不时有腐败分子落马的现实,无不印证有权力就有腐败的古训。著名作家二月河认为,“腐败不会导致速亡,但腐败能导致必亡”。没有哪个政党希望重蹈历史的覆辙。解决腐败问题,首先需要正视腐败,既要承认腐败长期存在,更不否认当下存在腐败。

        中央纪委十八届六次全会已明确提出,力度不减、节奏不变,持续保持遏制腐败的高压态势。十八大以来落马的省部级高官已超过100人,2016年元旦以来,已有至少6位部级以上老虎“落马”。在两会前的3月4日任吉林、辽宁两地省委书记的十二届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珉涉嫌严重违纪被查。两会刚闭幕,中央纪委就连发两弹:浙江省原副省长、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卢子跃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阳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

        热点五:住房保障

        中国实现现代化必然会伴随着城镇化,对房地产的刚性需求是长期的,政府的主要任务是保障住房困难的群众拥有基本住房,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住房保障有以下内容:公积金、货币补贴、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二限房等。

        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指出,今年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因城施策化解房地产库存;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把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逐步纳入公租房供应范围。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马力镇北顺村党委书记刘天绪建议,可以尝试“钱随人走”的办法,政策配套更加灵活。刘天绪说,国家投入用于改善农民住房条件的资金,如危旧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等,使用应当更尊重其本人的意愿,灵活运用,“钱随人走”,帮助进城务工人员解决住房难题。

        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关于帮助年轻一代解决住房与就业困难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表示,当前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年轻一代普遍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安居难、乐业亦难。他建议,保障年轻人一个家庭一套经济适用房,解决其基本需求问题。宗庆后建议,开发商要降低房价,设定合理利润空间,相应去库存政策号召,同时银行要促使开发商回笼资金加快还贷,这样可以推动开发商将现有空置房降价销售,降低置业者的购房压力。宗庆后分析,目前房价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土地出让金比较高,而同时开发商又欠了银行大量贷款无法偿还,银行坏账风险较大。因此他建议将土地出让金(楼面价)从房屋价格中剥离出来,由购房者直接与银行签订协议免息偿还冲抵开发商的相应贷款,并且可以分50年或者70年支付,这样既可以降低购房者的付款压力,银行收回贷款亦得到了保障。

        热点六:教育公平

        根据新华网连续十年推出的两会热点调查,教育公平7次进入十大热点词汇。2015年,高考改革“落地”、高考加分“瘦身”、“红七条”严惩“失德”教师、教师轮岗“加速”……多项措施的实施,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教育公平中的紧迫问题,努力让全体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一句话:让每个孩子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促进教育公平。

        就在前不久,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推行“多校划片”。 本是剑指治理择校热,然而此政策在具体落实中却受到诸多质疑,甚至不少家长有从择校演变为择区的焦虑情绪。可见,如何推进学区与学区之间的教育均衡引发出推进教育公平的新难题,也是公众的迫切期待。并且,此消息一出,就在社会上引发热议。“我的学区房是不是白买了? ”“天价学区房能‘退烧’吗? ”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一时间刷爆了微信朋友圈。

        热点七:医疗保障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去年人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在100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今年在报告中说:今年要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政府加大投入,让更多大病患者减轻负担;中央财政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160亿元,增长9.6%;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在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从人均40元提高到45元;鼓励社会办医;完善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配套政策。

        关键词一:大病保险。大病保险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再进行补偿的一项新的制度性安排。

        “大病保险”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关乎民生的工作,当前我国7000多万贫困人口中,有1000多万是患慢性病或大病的,一人得病全家致贫,脱贫后一人得病全家返贫,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是脱贫工作重点,从这个层面讲大病保险也是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内容。大病保险所需资金从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或额度,不再额外向城镇居民、农民个人收取费用。大病报销比例不低于50%,按照医疗费用高低分段制定支付比例。

        关键词二:分级诊疗。整个2015年,“分级诊疗”成为医疗界热词之一,尤其是李克强总理在去年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要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全科医生培养,推进医师多点执业,让群众能够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建立“小病不出县、大病不出市、疑难重症到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分级诊疗格局势在必行。

        关键词三:医患关系。2015年全国发生医疗纠纷11.5万起,较2013年下降8.7%,目前投射在个案中的医患纠纷也呈复杂多样,给调解带来很大困难。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委、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蔡秀军医患关系之所以尖锐,有三方的问题,一是社会舆论火上浇油;二是有一些人动机不良,认为病人死掉可以敲医院一笔钱;三是医务人员沟通不力,尤其是面对病人家属,没有进行很好的人文关怀,导致误解重重。

        关键词四:互联网医疗。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通过远程医疗、可穿戴便携式设备等方式进行医疗服务的互联网医疗产业正逐渐壮大,尤其是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及其他产业资本大举进攻医疗领域,根据万德数据的分析,2017年我国移动医疗市场将达到125亿元左右规模,被称为“站对了风口的猪”。 互联网大数据则可以让患者在选择医生时掌握主动权。随着手机APP的普及,目前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大型公立医院已经做到了将医生和患者相连接,将就医数据相连接,实现挂号、诊断、输液、查房、缴费等数据共享,因此互联网医疗和传统医疗的结合会成为一个高增长点,不仅降低医保支出,符合医改方向,还将诞生医药电商、远程医疗、第三方诊断等新行业的发展。

        热点八:户籍改革

        报告指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建立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

        “人地钱”挂钩是指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城镇建设用地新增指标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挂钩、基建投资安排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是调动地方政府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积极性的政策机制。

        取消居住证收费和户口迁移。居住证属于信息采集,本身应该收费。居住证免费,就是鼓励大家申请居住证,便民化的服务实际上是希望外来务工人员本地化,是同城同待遇的开始。此外,以前财政转移支付按户籍人口支付,目前正在试点按照常驻人口进行转移支付,从而提供更好的基本公共服务。当前,全国已有部分城市放开了户口迁移。

        目前已有27个省市区都出台了户籍改革实施方案。一些地方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突破,比如,安徽已经基本放开了全省户籍管制,合肥市规定凡有合法稳定工作3年、社保缴纳2年的外来人口均可以落户,落户门槛大大降低。重庆市也把落户门槛降得比较低,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可以很顺畅地转换成城市户籍居民。门槛降低以后,效果已经显示出来,到2015年6月份,已经办理落户人员14.4万人。

        热点九:五险一金

        3月5日在北京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长黄奇帆建议适当降低社保缴费率。

        黄奇帆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缴费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养老保险缴费率是28%,医保缴费率是12%,住房公积金是12%,再加上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五险一金”缴费率接近60%。其中,个人要负担十几个百分点,企业负担三四十个百分点。黄奇帆称,社保缴费率偏高,一方面降低了个人当期可支配收入,制约消费增长;另一方面,加重企业负担,提高经营成本,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力。他建议适当降低企业和个人的社保缴费率,促进消费增长和企业降本增效,并通过划转部分国企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加大社保财政资金补贴力度、提升社保基金收益率等多种方式,拓展社保资金来源渠道,弥补因降低缴费率而产生的资金缺口,确保当期待遇支付和长远基金平衡。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内部控制委员会委员张连起建议:简并“五险一金”,降低缴费比率。降低养老保险5%,将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合并,减少1.5个百分点。下调相关社保费比率对保障水平的影响,通过拓宽社保基金投资渠道、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养老金以及推行延迟退休等方式解决。全国人大代表、老百姓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子龙说,根据目前我国社保政策的相关规定,社保五项的缴费比例,企业为29.5%-30%,其中养老20%、医疗6%、失业2%、工伤1%、生育0.5%-1%;个人累计达到11%左右。虽然我国各地缴纳社保费率的比例略有不同,但绝大部分省市的缴纳比例都在工资总额的40%以上,有的地区社保缴费比例甚至达到工资的50%。假设一名员工的税前工资10000元,在扣除各类社会保险及其所得税之后,每月能够拿到手的工资是7454元。企业实际支出了14410元,企业缴纳的社保金额约为4410元,个人支付2223元,两项合计缴纳6633元,是税前工资的66.3%,税后工资的89%。而企业需要负担的金额,几乎是个人到手金额的两倍。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表示,可以给地方更多自主权,让他们阶段性地、适当地下调“五险一金”缴存比例。

        热点十:简政放权

        “进一步简政放权,是政府的自我革命。” 2015年,国务院共取消和下放了300多项行政审批项目,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任务。本届政府履职以来,已相继取消和下放九批共798项行政审批事项。

        总理报告指出:继续大力削减行政审批事项,注重解决放权不同步、不协调、不到位问题。

        在今年的廉政工作会议上李克强再次总理强调,简政放权具有激活力、推发展、促廉政、反腐败的“一举多得”之效。在谈到今年的放权限权举措时,总理表示要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全面清理中央设定地方实施的行政审批,真正让市场发挥作用。非行政许可审批要全部取消。坚决消除审批的“灰色地带”。他说,有的中介打着政府的旗号,服务乱,收费高,搞垄断,被社会上称为“二政府”、“红顶中介”。这些中介乱象,成为新的市场“拦路虎”。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专门提到了“简政放权”,他强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该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该政府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

        在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如何做好放权让利的“减法”,以调动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乘法”?用权力“减法”换效能“加法”, 放权先放利,对习惯了“权力无限大、监督无限小”的一些政府官员而言,简政放权无异于拿刀子割自己的肉。从海南省人大代表“晒”出的“行政审批长征图”,到广州市政协委员梳理人生中的103个证,权力的收与放、大与小之间,传递出改革的迫切与艰难。

  

          资料整理:曹永平           审核:胡小平

上一篇:湖南教育网刊登我校党委书记邓党雄署名理论文章
下一篇: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之一2016年全国两会十大关键词
(作者:佚名 编辑:湘南学院)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