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湖南高校

最高人民法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基地落户我校

时间:2016年04月30日 信息来源:湘潭大学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4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基地揭牌仪式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理论与实务研讨会在逸夫楼第一报告厅举行。经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批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基地落户我校法学院。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少平、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勇、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康为民、校长黄云清为基地揭牌。当天,由谢勇和廖永安共同主编、湘潭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如何当好调解员》系列丛书首发。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办公室主任胡仕浩、省人大常委会内司委主任委员李平、省司法厅副厅长刘道龙、中国民事诉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宋朝武、省人大常委会内司委副主任委员黄泽良、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朱江、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方名、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廖迪文、省法学会副会长周小华、中国民事诉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蔡彦敏,以及来自50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法院及司法系统代表等出席揭牌仪式。仪式由副校长廖永安主持。

李少平强调,基地成立对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重要意义,希望湘潭大学把基地打造成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的理论高地、人才高地、成果高地、创新高地,希望基地牢固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把握大局,扎实研究,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贡献。

谢勇表示,打造法治湖南建设升级版,既需要总结我省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成功经验,更需要走出湖南,进一步开拓视野,为“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贡献湖南智慧。希望湘潭大学充分利用综合办学的资源优势和法学学科的特色优势,将基地建成全国一流的研究基地。

康为民认为,湘潭大学可谓中国南方法学的翘楚,为基地提供了成熟稳健的工作团队。希望基地在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中,将理论联系实际的最新成果上升为法律规范,为立法机关提出可行性立法建议,为化解矛盾纠纷作出不懈努力。

揭牌仪式上,胡仕浩与黄云清共同签署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基地合作框架协议”。基地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基础理论研究、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具体制度研究、人民法院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中外对比研究为理论研究方向,同时开展培训与教学方法研究,对推动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培养和培训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人才,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黄云清说,法学学科是我校传统优势学科,基地成立对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进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也将对我校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当天,《如何当好调解员》系列丛书首发。谢勇、刘道龙、湘潭大学出版社社长章育良共同为丛书首发揭幕。

该丛书由湘潭大学出版社出版,共12册,从调解经验总结、社会心理学在调解中的运用、中国传统调解文化的解读等多维度构筑了我国调解理论体系,对了解我国调解制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指导现代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多元化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丛书于2012年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13年入选省重点图书资助项目,2014年入选省法治文化精品项目,今年成功获得国家图书出版基金项目资助。

上午,胡仕浩、廖永安、湖南省岳麓区人民法院院长袁征、上海建纬律师事务所主任朱树英,分别做了题为《积极探索多元解纷“中国经验”》《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创新推进多元衔接 凝聚化解纠纷合力》《专业律师应成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构的生力军》的主题发言。

下午,理论与务实研讨会召开。专家学者围绕“立案登记制改革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在线纠纷解决方式的新规则、新程序以及平台建设”、“商事调解、律师调解、专家调解的法律地位及发展前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立法探索及遇到的问题”等议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据了解,我校2013年率先开设独具特色的法学专业调解方向班,组建了调解方向教学团队,开发了“如何当好调解员”系列教材。今年3月,廖永安教授主持的《构建全面共建共享的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研究》项目,成功获得“研究阐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

此次大会由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办公室、我校共同主办,湘潭大学出版社、“法治湖南建设与区域社会治理”2011协同创新中心承办,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上海建纬(长沙)律师事务所协办。

(《湘潭大学报》记者 张灿强 通讯员 黄艳好 吕宗澄)

上一篇:老年大学举办“党在我心中”主题诗歌朗诵会
下一篇: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扩大学习
(作者:佚名 编辑:湘潭大学)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